行动研究中的反映对话:要素、操作与价值
行动研究好文推介之八
唐纳德.舍恩反映性实践的概念,是行动研究的核心,舍恩提出“行动中反映”(reflection-in-action)的方法论,特别聚焦于专业领域的社会行动,强调协同探究关系的建构以及如何克服行动中反映的各种局限,特别值得助人工作者的深入探究参照。其中心思想是,人们必须看到人际行为相互建构之复杂性,因此,应该尽可能如实地以假设或前提的形式,组织起自己对特定脉络之现实的描述,这就是舍恩所谓的“行动中反映”,在行动中进行反映并揭露自己。
“反映对话”的方法,就是使用叙说文本、言说行动、影像纪录等各种形式(重要的是能够对特定脉络之现实进行描述),在透过文本与言说方式的梳理过程中,开始进入了“反映对话”中理解以及探究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即:透过文本或言说行动,组织起自己对特定脉络之现实的描述,经由对话梳理、觉知视框、视框分析、再框定、设计行动进行改变等一系列行动实验,是要对峙人们往往经常将复杂的行动世界过于简化,甚至是情绪先行,或者是层次混淆。若我们不能细致地重视脉络的现实描述,就会经常发展出错误的响应。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人发展的善念之上,开放、包容、意愿与朝向共同发展的善念,是反映对话重要的基石。
二、反映对话的要素
视框(Frame),是行动者理解事物的认知结构。视框之所以形成,反映的是积累在个体身心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它们可能反映了年龄群体、性别和社会阶级、生命经验等,这样的视框会企图带领人们去认识理解事件的发生并评析它。因此,每个实践者是否能够觉知自己的视框是重要的,因为只有觉察到了自身的视框,才能对于为何持有这样的视框进行自我揭露与分析。譬如,我们往往对于来自农村、城市等特定区域,或特定国家的人带有某种看法,这是我们的认识视框,它或许来自我们的家庭、来自我们的社会、来自某一个片刻个人的亲身经验。但是,若没有被细致觉察,这样的视框很容易成为互动中的“潜台词”或是先入为主的预设并会作用在助人关系之中,进而影响未来的关系对待。能够觉知视框后,就要开始进入视框分析的工作。
“视框分析”(Frame Analyzing),指行动者框定当事人的角色及当事人角色与其系统环境之间作用,然后通过反映对话的历程改变既有现况,之后,行动者再就行动策略(方法)施行的后果,回头重新辨识与原来行动设定的框架的目标是否有矛盾,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是在矛盾中发展辩证的统一。譬如,今天我们要提供农村留守老人服务,我们怎么看待农村出现留守人口的问题、甚至是“三农问题”,就十分重要。这是其系统环境间的问题,而且每个系统间又会有其差异,如同南方农村与大西北农村的境况与问题性质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就不尽相同。服务项目的提出还要看是否符合问题的解决,提供新农合、老人供餐、医疗照护是否就能够解决留守老人的问题?或者可能制造出别的难题?农村留守老人自己怎么想?服务介入后,农村生态有否进一步的连动改变?这种种都是我们在进行视框分析后,透过行动反映过程,核对结果,重新调整,不断进行“再框定”(Re-framing)再认识,再重新设计以改变实践者的行动策略。最怕的就是以量化标准来定义服务价值,工具化地把目标、结果切割对待,甚至只用结果来衡量行动方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还有另一组概念:“行动探测实验”、“假设检验”。表示动态地不断随着行动结果而一再修正的行动,说明行动者进行实验性行动的科学精神。亦即,行动者必须把其所置身的每个处境,都视为独特现象,去呈现揭露他对这些现象的了解,他的系列介入的行动便是探索、移动、探测以及假设—验证的实验,若行动者不仅想了解,还对改变有兴趣,他就把实践行动视为“实验”,跟控制实验一样的是,他乐于理解情境;但不一样的是,他更有兴趣把原本的情境,改变成一个他认为良好的情境。这个推进朝向改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个的行动实验。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映对话
一个好的行动者,要在工作过程中与服务对象进入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能否在行动中发生深刻有效的“反映对话”,对于行动者而言是最重要的。为了更好的推进反映对话,一般需要具备三层次的能力。
第一层次是倾听的能力。听者要能够听懂服务对象在说什么,能够捕捉到对方的言语或身体语言信息,流动的情绪,同时听懂对方表达出和未被表达的话语。
第二层次是反映的能力。倾听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非语言告诉对方我听到什么。表达的核心是需要让对方明白,我听懂你了。这个层面的能力,反映者并非鹦鹉学舌地给对方重复一遍所听到的内容,而是要像一面镜子,协助讲述者看到他希望表达的整体内容是什么,并且更有层次和脉络地协助讲述者看清楚自己的行动处境、行动位置,如何界定问题和界定问题是否准确,信奉的行动策略是什么,而真实采用的行动策略是什么,行动后果,行动困境等。
反映对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往往惯习地、无意识地使用自己的行动逻辑、看问题的方式,因此,社会工作者很难单纯依靠自身提升觉知自我行动的能力,而需要他人协同。多名伙伴之间彼此协同,相互看到、提醒、甚至对质,协同反映对话,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快速培养觉知自我行动过程和协助他人的能力。
四、协同反映对话的具体操作
协同反映对话练习,一般需要三种角色,包括分享者、倾听者和观察者。分享者承担分享自我实践经验的角色;反映对话者主要承担倾听的角色,并进行协同性的反映对话;观察者主要观察分享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协助两人在相同的话题上对话,而非自说自话。具体如何操作呢?第一步:分享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者可以分享自己工作对象的特点和样貌,自己的工作状态,行动的困惑,开展工作的过程,甚至影响工作的生活难题等。第二步:反映对话者需要告诉对方自己听到什么。这时候不能掺杂倾听者自己的评价、感受和个人资讯等。反映对谈者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回应:我听到你在什么机构的什么位置上工作?我听到你现在是什么状态?我听到你正遭遇什么难题等。第三步:分享者进行回应。分享者需要坦诚告诉倾听者对方听的是否准确,那些听到了,那些没有。第四步:反映对话者做自我反映的分享。反映对话者需要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关切点,如“在你说什么的时候,我有哪些经验在被带动,为什么我关切你讲的这个点”。然后,告诉对方我有哪些经验可以供你参考,我的经验是什么。反映对话者要详细地讲述自己的经验,表达出属于自己经验的特殊性,并且这个经验对对方有帮助。此刻,分享者转变为倾听者的角色,需要专注地听对方的讲述,再做反映,看分享者的经验是否真的有参考作用,而差异性又在那里。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观察者处于一个协作者的位置。一方面,协助反映对话者避免纯粹讲述自己的经验,而与分享者的经验无关。其次,协助对话两人之间不至于混淆彼此的经验。再次,协助两人对话能够往前进,前进的方向可以是对分享者有帮助,也可以对反映对谈者有帮助,或者产生一个对两人同时有帮助的共性话题 。在练习中,观察者如果感觉听的过程有困难,就让对话停下来,把自己听的困难讲出来,可以通过回溯自己刚才听到或看到发生什么来进行,如分享,“我先听A讲,再听B回,然后听到某某讲到哪里,我就晕了”。回溯的过程,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时,协作的机会就会出现。五、反映对话对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反映对话练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反思力、行动力,并不断增强主体性。首先,反映对话练习协助社会工作者回看和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同于一般性培训,在反映对话练习中,所有参与者都需要贡献自己的经验作为学习素材,在回应个人面临的真实实践问题的同时,贡献他者的学习。反映对话练习的学习素材不是浓缩提炼的案例或抽离具备场景和脉络的规律性研究发现。
其次,反映对话练习需要社会工作者鼓起勇气革自己的命,方能获得自我行动力突破的可能。在反映对话中,社会工作者的表述要以“我”为主体,描述行动中的场景和困难。行动者唯有直面自己打包搁置的情绪,直面行动中自己的尴尬,无力,甚至无能,在伙伴的协作下,觉知和放下自己的防御,才有可能提供机会给自己和他人,让他人协同自己前进。在反映对话练习中,伙伴之间很重要的是创造彼此有挑战性的协作关系,在“不放过”中协助彼此前进。
再次,伴随着反映对话能力的提升,社会工作者主体性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能力辨识自己的行动方向。反映对话的过程,对话焦点始终落在社会工作者自身,对话需要尊重工作者自己的实践脉络,紧贴工作者的实践场域和行动,包括实践位置,行动中与他们的互动关系等;工作者个人特质和成长脉络,如性格、特点、看问题的方式等,尊重差异性。行动者在看清来时路、辨明当下行动困境中,前进的路会逐渐清晰。哪怕只能辨明前行一小步的方向,但这一小步却是脚踏实地的路。在泥泞中,在一小步一小步之中,NGO工作者慢慢会走出一条路,立足本土经验和能耐就长出来了。#行动研究好文推荐#1. 古学斌:为何做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4.寻找变的力量 | 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行动研究5.孙庆忠:公益行动与行动研究
6.从经典导读参看“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发展
7.什么是参与性行动研究?